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正文

陈祥平:莲音花“落”,以艺术点亮乡村

2024-12-05  |  来源: 潮新闻  
白牡丹大侠,这是陈祥平的微信名。
导语

白牡丹大侠,这是陈祥平的微信名。

问她,“白牡丹”是您的艺名,那“大侠”呢?

“以前,我表演都是穿旗袍。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表演莲花落的女性也可以潇洒大方,英气逼人。”

陈祥平真的给自己换上了一套长衫,跟表演莲花落的男艺人一样。台上的她,端庄明媚中,又多了几分英姿飒爽,“我觉得自己像大侠一样,很帅。”

杭绍地区一带,没人不知道莲花落的。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传统曲艺艺术,唱词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唱腔朴实流畅,娓娓动听。

作为绍兴五大曲种之一,莲花落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代艺人的坚守和努力下,兼容并蓄,自我发展,至今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曲苑奇葩之一。

“我们是在大树下乘凉成长起来的人。”陈祥平说,老一辈的莲花落传承人为下一代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绍兴当地艺校学习时,她跟着莲花落泰斗胡兆海老师,一点点抠学唱腔;唱着著名曲艺作家袁伟文老师写的本子,体味创作的精妙;揣摩莲花落大师翁仁康的表演细节,打磨自己的说表功底……

她喜欢莲花落,她觉得自己作为女艺人甚至比男艺人更具几分优势。“莲花落是一人分饰多角,一个女生演女性可以妸娜多姿、端庄典雅,演男性也可以爽利大方,就像戏曲里的武旦、小生。”

而陈祥平还有一个绝活,就是她能唱、能演,还能弹拉。在学校时,她就反复琢磨、练习琵琶、二胡、板胡、扬琴……

2016年,陈祥平这朵“白牡丹”大放异彩,拿下当年全国牡丹奖的新人奖。

2017年,她开了自己的首个专场表演,这也是首次女艺人的莲花落个人专场。胡兆海老师看完后说,“女性站上莲花落的舞台,真是让莲花落往前跨了一大步。原来女生唱莲花落,也可以这么美,完全不一样的全新风格。”

如今,陈祥平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莲花落名家,一路走来,她的身后是一连串的国家级、省级重量级奖项,作品入选国家级、省级的艺术基金。

《核桃树下》《子孙桶》《翠姐姐回娘家》是她多年来常演常新的曲目,“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创作,不是重复。我自己也享受其中,入情入性,才能把作品更完美的演绎出来。”

如何为莲花落这一方舞台,带来更多新的东西,陈祥平也一直在思考,“传统曲艺需要通过形式创新来吸引观众、留住观众。”

她常常会捣鼓出很多“新”东西——

《活拆夫妻》突破了以往固有形式,根据剧情有自拉自弹自唱,大家都知道她会弹琵琶,但这次换成了拉二胡;

《请到绍兴来看桥》大胆创新,把莲花落和阿卡贝拉组了个CP,整台表演由中低高音的多声部人声取代了配乐……

“年轻人看得两眼放光,年纪大的有些接受不了。”陈祥平说,但莲花落不是不唱传统曲目了,只不过同时也要做一些创新尝试。

“莲花落是一个宽容度很高的曲种”,陈祥平说,固守老本一直唱着老调,就算老观众也会觉得单调,曲艺本就是基于百姓喜好诞生发展起来的,在新的时代下,曲艺不能成为标本,也要创新去满足当下人们的审美。

有着乐器的功底和多年从艺的经验,陈祥平低调地开始了自我创作。

“白天不行,太多干扰。”她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搞创作,在地下室里,时不时弹一段琵琶,拉一下二胡,“对我来说,作曲时用这些乐器,反而比钢琴更好用。”

今年6月,陈祥平携数十位绍兴莲花落传习班学员、富盛镇中心小学莲花落社团学生,在“十年育莲路 今日花盛开”——绍兴莲花落传习班10周年教学成果展演上,带来了一系列的新创曲目,几乎都是她的原创作品。

从节目统筹到舞台策划,再到每个节目的排演,陈祥平都是亲力亲为。演出现场还举行了《春风化雨新时代》陈祥平原创作品专辑首发及捐赠仪式,撷取了她近五年来创作表演和辅导的11首新题材作品,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当了10年的绍兴莲花落传习班班主任,陈祥平教出一大批学生;正儿八经收的10名徒弟,也都能挑起大梁,活跃在各处的舞台上,这是陈祥平多年来传承非遗曲艺、发扬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

更难得的是,每到周五,绍兴坡塘村的文化礼堂里就会萦绕着绍兴莲花落的优美曲调。坡塘村作为绍兴莲花落始祖唐茂盛的故乡,2022年,绍兴市文联开展艺术驻村项目,邀请陈祥平以艺术家驻村的形式帮扶基层。

“近水楼台先得月”,村民一听“以前电视上才能看看的白牡丹来了”,纷纷报名当陈祥平的学生。2022年至2023年,陈祥平几乎每周都到坡塘村里教唱。仅仅一个多月,村民就能登台演出了。

之后,陈祥平结合村里的青山绿水、美食小吃和乡村故事,为坡塘村量身定制了《家住云松村》和《云松组莲》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获得浙江省村歌故事会优秀作品奖,村民们还哼着莲花落拍起了短视频,生生把坡塘村推成了一个网红打卡地。

今年,陈祥平又成为浙江省向基层乡镇(街道)派出的首批100名省级文化特派员之一。

“我可以做些什么?”今年5月,陈祥平走进了绍兴潭许村。她在一番调研考察后,迅速发力,在潭许村开设了莲花落普及课堂。

“我和村干部共同摸排当地特色美食,量身创作了《潭许十宝》,用原创莲花落来‘吆喝’当地美食,制作成短视频后在各新媒体平台推出。”陈祥平说。

在刚刚结束的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第二批文艺名家展演舞台上,陈祥平就和潭许村的村民们一起完成了一台节目,她和两名徒弟一起唱,十位村民每人端一盘潭许美食,走秀般配合演出,“能感觉到,这激发了村民们对乡土的热爱和创造力。”

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是陈祥平的又一尝试,她始终践行文化惠民的初心和使命,也满怀自信——通俗易懂、朴实流畅的莲音会经由他们这一代人,飘扬在更多的地方,从乡村的文化礼堂到城里的社区广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