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正文

下汤四十(上)|24个遗址发现,它是起点,从未忘却

2024-10-29  |  来源: 潮新闻  
上山,下汤。
导语

上山,下汤。

爬山累了,下碗汤面?非也。上山不是动词,下汤也不是。他们是浙江文化史上的老老前辈。

上山文化,这是浙江境内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代表着浙江万年文化之源。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山文化这个大家族目前已经发现了24处遗址。浙江仙居下汤遗址,正是其中之一。

10月26日,100多位全国考古文博界的学者专家,齐聚仙居,参加了一个名字很长的会:仙居下汤遗址发现四十周年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工作会议。

 

很多人可能要问,下汤在哪里?

刚才提到,上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以钱塘江上游的金衢盆地为中心,扩散至曹娥江流域、灵江流域和浙东近海岸地带,分布范围超过1万平方公里。

分布范围,并不只是一句专业表述。

眼前展开一个俯瞰镜头——万年前,河道、山丘、村庄、人烟……人们离开祖辈生活的洞穴,搬到了河谷盆地边缘的山前台地,开辟生活新天地。到了上山文化中晚期,遗址越来越多,上山文化成为东亚地区迄今发现的遗址数量最多、分布最为集中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群。

此刻,我们把镜头移到最南边。

灵江,浙江第三大河,干流流经仙居、临海、椒江市,注入台州湾。它不属于钱塘江水系,独立入海,却吸引了一群人的到来。

一万年前,灵江上游永安溪北岸的河谷平原,下汤人缓缓走来。

下汤遗址

【1】

看到这个会议标题,你可能会有点惊讶,下汤遗址居然已经发现40周年了。

我们都知道,上山文化得名于金华浦江上山遗址,2000年发现。实际上,下汤遗址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发现,在24个遗址里,它是最早被发现的,是一个起点。

“这就是我。”

下汤考古工作站展墙上的一张5人合影前,张金苗指了指,那是30岁的他。

张金苗说,这就是我

上世纪70年代,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的东北角,有一个“墩”,高出周边农田1.5米左右,四面环山,东西临水,很显眼,俗称“汤墩”(又一说“太墩”)。村民们在上面陆续发现了石器和陶器碎片。

1983年,张金苗在养鸡场工作,“我家当年就住在这里。”张金苗指了指如今的下汤考古工作站门口。

城里要造田造地,他和同事经常在这个高墩上取土,一挖下去,泥巴里出现了很多陶片、石器,还有骨器。“我看看很像文物,就把它们收拾起来,装在两个化肥袋里,自行车骑了两个半小时,送到了仙居县文化局。”

1983年什么时候?我问。

“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挖红薯的时候。”张金苗说。

“下汤会议”前一天中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发了一条朋友圈,“先睹为快”,其中两张图,刚好是挖出的红薯。

40年一霎。

就在这次的“下汤会议”上,70岁的张金苗被授予“万年文化守护者”的荣誉称号。

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地方文物部门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牟永抗考察下汤遗址,初定为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1984年下汤遗址发现现场

1984年下汤遗址发现现场

1985年,牟永抗先生在下汤遗址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当年我们没有“认出”它?

考古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

请注意它的年代——上世纪80年代。那时,钱塘江以南已经发现了河姆渡遗址,还有温州的山前山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但整个以南地区,考古了解得很少。

下汤不在金衢盆地,也不在“中心”,所谓“中心地区”指的是杭嘉湖和宁绍。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后,浙江考古在钱塘江以南地区的工作基本局限在宁绍地区,并在认识上有意无意地将整个钱塘江以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等同起来。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逐渐被总结为以钱塘江为界的两大系统:浙北的马家浜-良渚文化系统,浙南的河姆渡文化系统。概念化的认识倾向制约了钱塘江以南乃至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进步。

上山遗址的发掘领队蒋乐平想到了电影《水形物语》:“一些上山文化遗址甚至经过主动性的调查,但却被稀释在河姆渡文化的‘河床’里,没有‘物语’出自己的‘水形’。”

“早年我们开始学考古的时候,下汤遗址是一个比较有名的遗址,大家都知道在浙江南部山区还有个遗址,叫下汤,我们年轻的时候都知道。但它的面貌,一直不太清楚。”

包括1990年发现萧山跨湖桥遗址,现在我们都知道命名为跨湖桥文化,距今8000年。蒋乐平说,浙江考古在跨湖桥遗址开始又有了新突破,但突破的过程很艰难。“当时跨湖桥的年代也受到了质疑,太早了。所以下汤在80年代发现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个问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河姆渡这条河太深、太大了,投进一个下汤遗址,根本不会溅起一朵水花。”

蒋乐平在《万年行旅》中,有过一段表述:“下汤遗址的例子,证明田野考古中对遗存‘共存关系’把握的极端重要性。但过分拘泥于地层关系所规定的叙述路径,也会妨碍考古学的进步。这是因为,地层学未必穷尽了考古学探知远古世界的潜在能力。”

历史是一条河流,考古学的发展,同样如此。许多考古学家如上游支流,逐一汇入干流,扩大了干流的流量,最后,一齐汇入大海。

1987年7月,县文化局在下汤村成立下汤遗址文物保护小组

1987年7月,仙居县文化局在下汤村成立了由张森全、杨明启、张小土、张金苗等4人组成的文保小组,负责下汤遗址的保护工作。同年,台州文管会金祖民撰写《浙江仙居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在《考古》第12期上发表。

在这篇报告的最后,金祖民这样写道:

“关于遗址的时代,由于器物都是采集来的,缺乏明确的地层关系,我们只能根据某些器物的特征初步推断遗址的时代。遗址所出带麦穗纹的陶片,II、ⅢI式石碑都见于福建县石山遗址中、下文化层,陶鬶与山东龙山文化的同类器物比较接近,这些都说明遗址的时代已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但是我们也不排除某些器物的时代可能较早,另一些器物,如鬲,可能已超出了新石器时代的范围,带铤石镞的形式也较先进,时代可能较晚。更进一步明确遗址的时代,还有待于今后做更多的工作。”

【2】

1989年12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下汤新石器文化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立了围墙和标志性的文物保护标志碑。

“那边黄色的,就是当时的土围墙,等于把遗址的核心位置保护下来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下汤遗址发掘领队仲召兵指了指大棚外不远处。

2001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海明、孙国平等人,对下汤遗址进行试掘,进一步明确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保护范围。

王海明说,当时试掘发现土比较纯净,没有发现迹象,陶片也不多。

我们在现场看到了省考古所的一份函件《关于仙居县下汤遗址调查情况及建议扩大遗址保护范围的请示》。结尾这样写道:

“下汤遗址所在的横溪镇正在重新编制村镇发展规划,我们认为要切实做好下汤遗址的保护工作,必须将下汤遗址的保护列入村镇规划,有必要根据调查试掘的实际情况调整遗址保护范围。建议省文物局调整下汤遗址的保护范围,并函请仙居县人民政府重新划定公布。”

下汤遗址的核心位置再次被保护下来。

14年之后,201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时萧对遗址进行了钻探,发现遗址分布范围有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有2.5米。

2.5米,藏着一条怎样的时空隧道?

试掘快到底时,80后考古人仲召兵接棒了。石磨盘、大口盆、夹炭红衣陶……一件件上山文化的典型器物相继出土。

时间标尺指向了万年。

2.5米,这是我们和上山人的距离。

还不止。仲召兵发现,这个故事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考古很复杂,考古人很纯粹。这是下汤遗址发掘大棚里贴着的一句slogan。

图片来自方向明

2.5米的故事,都在这块清晰的地层剖面上。

最底下,一楼住着10000年-8500年的上山人,二楼住着8000年-7000年的跨湖桥人,三楼住着7000年-6000年的河姆渡人,4楼住着4500年-4000年的好川人。

四个阶段,绝对年代距今约10000-4000年,纵贯新石器始终,以上山文化遗存为主,保存较好。这样的跨度,在浙江地区目前是唯一的遗址。

会议现场,仲召兵在汇报PPT里,打出一句话:“她记录了万年浙江的史前文化序列和演进历程,树立了浙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历史标杆。”

201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至今仍在继续,目前已发掘2250平方米。

下汤遗址发掘现场

“王所,你当时挖在哪里?”那天,仲召兵给王海明打电话。

“就在围墙的东边。”

“这个坑正好被我挖到了。”仲召兵笑,带我们去看,正好在如今遗址壕沟边上一个台子的边缘,“当时挖的位置不太好,土比较纯净。”

考古就是这样,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它需要在田野经历漫长的等待,更需要考古学者代代接力,突破认识。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