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到下汤,杭温高铁一个多小时,经过浦江、义乌、仙居,贯穿了上山文化三个重要遗址。一小时一万年,不是梦,也不是广告。
上山遗址发现后,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建议,是否可以把几个上山遗址的聚落形态搞清楚,做详细的解剖,比如下汤遗址、桥头遗址、荷花山遗址等等,在聚落考古上,能否有一些更有说服力的突破。
2022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浙江、湖南、江西三省联合申报了“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课题。浙江省主要以上山文化为工作重心。
这个课题的目的是什么?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长江流域一系列稻作遗存的发现,严文明等先生明确提出了稻作长江中下游起源的观点。目前已基本廓清了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与阶段,但稻作背后的社会则知之甚少。这个课题,就是为了探索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特征等,从而理解整个稻作文化区史前文明的特质和发展道路。
这次“下汤会议”,三省分别做了成果汇报。仙居下汤遗址的发掘是实现这一学术目标的重要支撑。
而普通人最好奇的,还是一万年前的事儿——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我们进村看看。
【1】
一圈环壕先把我给“挡”住了。
壕沟(西南转角)
插播下环壕小知识。
环壕,古代聚落或者特定区域的边界,一种环形沟渠,像一个围绕着村庄或重要地点的大圈圈,通常是人工挖掘出来的,起防护作用。为了防止野兽,外部氏族争斗,人们要建村子抱团取暖,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生活状态。上山文化发展到中晚期,就出现了环壕聚落,这也是聚落复杂化的表现。
上山文化大家族里,嵊州小黄山遗址、永康湖西遗址和义乌桥头遗址,都发现过环壕。比如桥头遗址东、南、北三面为人工环壕;前不久公布的衢州皇朝墩遗址,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环壕聚落遗址
下汤的上山人当然也挖了一圈壕沟,基本上把村子围了起来。不过考古队发现,南边没有闭合,推测这里存在通道,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工作,才能知道细部结构。
特别的是,这个环壕有内、外两重。
上山人先挖了一圈壕沟,宽约10米,深约2米,一直用到跨河桥时期。没错,跨湖桥人住进村子里,继承上一代人的传统,继续使用。一直到河姆渡时期,人们才把它填平了,自己又往外拓展。
这圈壕沟里还有一个细节。
环壕内侧沿岸分布了很多坑,也是上山晚期形成,沿用到了跨湖桥时期。这些坑凿破了砾石层,“把石头都挖穿了,说明是有意的行为,不知是不是为了利用靠近河边的水,”仲召兵说,目前推测可能是食物储藏坑,为了保存类似橡子的食物,或者是养鱼。
跨湖桥人走了,好川人又来了,在外面又做了一圈浅浅的壕沟,这就是外壕沟。
说了半天,我们还站在壕沟边张望,赶紧进村。
【2】
眼前,一个土台挨着一个土台,大大小小排开,目前一共发现了12座。
人工土台
上山人在这里工作?台子上有什么?
这并不是上山人的工作台,没有发现建筑遗迹,也不是居住区。每个台子上,都挖了几个坑。这张台子上挖了4、5个,那张大一点的台子上有8个。
坑里是啥?陶器。
每个坑里放着1-10多件不等的陶器。目前发现的12座台子,清理的器物坑达到了50个。
器物坑
器物坑并不是第一次发现。
它在上山文化早期就已经出现,上山遗址中,普遍存在埋藏完整陶器的坑状遗迹。但是到了中晚期的遗址,变化来了,面貌还不一样。
下汤遗址的主体年代,属于上山文化中期。要说中期的代言人,必须派出义乌桥头遗址和仙居下汤遗址。确实,大家一看到下汤的器物坑,马上就会联想到桥头,很像。
但是,两个亲戚之间,也有精微差别。
桥头遗址的器物坑,都集中在一个中心大台地上。而下汤遗址是多个小台地和多组器物坑的组合,而且,这是目前上山文化遗址发现器物坑最多的遗址。
“这些器物坑,不是零零星星的,而是成组,特意堆在一个台子上,提供了一种场景,更像一种观念性的空间,似乎有些故意突出它的神圣性。”仲召兵说,下汤在聚落与观念的层面,都刷新了我们对上山文化社会的认识。
器物坑在上山文化中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定。综合分布形态和空间关系,很多学者初步推测,可能与某种仪式活动有关。
这种仪式活动贯穿上山文化的始终,成为上山文化时期最为显著的聚落景观。
我们来看一组特别的。
今年6月,在其中有一个器物坑里,发现了一个大陶缸,这是目前上山文化发现最大的陶器。
有多大呢?看数据:罐口直径46cm,高46cm。再来个视觉对比,它和小酒杯的最萌身高差——
下汤遗址发现的陶器有小到3厘米的陶杯 大到46厘米的陶缸
大不是重点。
这件陶缸里面居然塞进了15件陶器——没错,像北方的青铜器窖藏,缸外还放了6件。发现时,这些陶器并不是打碎状态,说明是完整放进去的。
器物坑H507及罐内陶器细部
这也是上山文化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现象,大陶缸在下汤也是孤品。
我们在库房看到了修复完成的它们。
大口盆、罐、杯……该有的都有,器物目前还没有做残留物检测,或许会留下线索。
“等于我们现代人一个装米,一个装茶叶。”大家围着它们开起了脑洞。
问题是,“收纳小达人”是怎么把15个瓶瓶罐罐装进大缸里的?它们不像金银器有伸缩性。现在我们要再装回去,就很痛苦了。
一位专家建议,以后可以把大缸和里面的陶器做成文创,让大家动手试试怎么能一件件装回去。
也有学者认为上山的器物坑可能是储藏坑,遗址的生活有季节性,夏天住在这里,冬天又住到那里,走的时候就把东西装好埋到坑里,下次回来再拿出来。
仲召兵说,还有一个坑里放着7件夹炭大口盆,大口盆的年代比较早,很像储藏坑。
台子上除了器物坑,还发现了一个墓葬,也是今年的重要发现。
墓葬
在发掘区东部的土台上,一个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东西向,随葬陶器有20多件,可能为9000年左右中国随葬品数量最多的墓葬。
仲召兵说,性质明确的墓葬,目前发现了三座,随葬品都很多,最新一座正在清理中。
刚刚清理出的另一座性质明确的墓葬
【3】
下汤人的器物坑出现了新现象,器物,也有自己的特点。
彩陶是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重要符号,仰韶、半坡、庙底沟的彩陶,成名很早。但中国最早的彩陶出现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上山文化,内容独特,传承赓续,自成一系。
今年女装流行一种红色,叫安克拉红。但是,回头一看,安克拉红应该败了。
陶盆
大口盆
上山大家族喜欢一种暗暗的红,低调古朴,人们做成了红衣陶,成为上山人最流行的生活用品和艺术品。从工艺特征上看,上山文化彩陶可分为红彩和乳白彩两种。比如,桥头遗址发现了太阳纹、“八卦”纹的彩陶,就是乳白彩,线条比较细,但能画出复杂的图案。
下汤出土的陶器数量很多,大部分是泥质夹细砂红衣陶,但下汤的“彩”,有一个普遍特点,花样集中在口沿和颈部,口沿有刻划,颈部还系了一圈“红围巾”——红彩带。看这件标本就懂了,斜向交错的刻划图案,下面还有一圈弦纹和戳印的组合,低调的华丽。
口沿部分
还有一种口沿处有斜向短线的刻划图案,方向明认为是稻穗纹,“他们与红彩结合在一起,以美术的方式表达了上山文化稻作农业社会下汤先民的观念。”
圈底罐,口沿下刻还划了一周斜向交错的菱格纹,形似篱笆栅栏,菱格纹下缘施一周弦纹和戳印短线纹
器型酷似青铜器中的“簋”。口沿内壁及颈部施红彩,圈足上戳印竖向条形镂孔。目前这种器型在上山文化中也仅见于下汤遗址。
重点说说陶罐。
下汤发现的陶罐,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平底罐,一种是圈足罐。
平底罐,口沿内壁和颈部都抹了一圈红彩带,但身体又是米黄色陶浆
圈足罐。圈足上戳印竖向条形镂孔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陶罐。要说下汤的唯一代言人,必须请出“下汤罐”。
筒形罐,大家称它为“下汤罐”
口微敛,无沿。再看耳朵,齐沿处有对称的竖耳。有一点点小肚子,深腹,平底,整器呈筒形,所以专业名称叫筒形罐。
这样的造型,在上山其他遗址里还没发现过,下汤首次发现,目前已经发现了13件,也是下汤遗址的独特性所在。所以大家给它取了个昵称——下汤罐。
在上篇中,我们讲到,1987年,台州文管会的金祖民先生在《考古》发表了《浙江仙居下汤遗址调查简报》。下汤遗址发现后,他和省、地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次进行复查,采集了大量陶、石器,其中就有“下汤罐”。
“最好的一件‘下汤罐’,还不是我们试掘发现的,是当年金祖民先生发现的,里面泥也没剔掉,那真的是很漂亮。”王海明说。
金祖民发现的“下汤罐”
【4】
离开村子里这个特殊的仪式空间,去办公区逛逛。
身后的大坑里,发现了房子。
在遗址的中西部,发现房址或建筑遗迹4处,主要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分为挖槽栽柱和浅槽式两种建筑方法。
方形房址
是干栏式建筑吗?
上山遗址早期就出现了很多带柱洞结构的遗迹和带沟槽基础的房址,荷花山遗址也发现有规律分布的柱洞。有柱洞,说明存在地面式或干栏式建筑的存在,这在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很普遍,这种居住形式在上山文化时期已经基本确立。
目前,对房子的研究还在继续。“我们倾向于认为是干栏式的。”仲召兵说。
就在中心区圆形房子的北边,发现了一个石器加工厂。
怎么判断的?
眼前一个大坑里,我们还能看到石磨盘。“一坑一坑出,都是石磨盘。”
这样的坑,由多个集中分布、原地使用状态的石磨盘组成。大多数磨盘放置在坑底,个别直接放置于地面上,结合磨盘的功能,推测为集中农业加工的场所。
农业加工遗迹
石磨盘也是上山文化的代言人之一。
不同研究者在上山遗址的石片、石磨盘等器物上,发现了收割禾本科植物和加工稻谷的多重证据,表明水稻的收割工具已经出现,磨盘、磨棒的配套使用,可能经常用于稻谷脱粒。
下汤发现的石磨盘同理。
石磨盘和磨石
遗址发现了很多炭化稻米。植物考古学家对106个灰坑土样进行了浮选,97个土样中发现了炭化米、小穗轴等水稻遗存,出土概率达91.5%。
炭化稻米
显然,稻米在下汤人的食物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植物考古学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云飞,对36粒较为完整的炭化米进行“体检”,发现下汤遗址的炭化米长宽比为2.17,近似现代粳稻。
“这里还发现了一条小河。”仲召兵指了指,有一条凹下去的沟渠,宽约1米,深0.5米,长度17米,这条人工沟渠沿着房址和石器加工厂流过,并向发掘区外延伸。
圆形房址和两侧的沟渠沟槽
就在房子西侧,小河边上,还有一条用很多河卵石铺成的疑似小路,方向和长度和小河相同,也是17米,宽约40厘米,深10-12厘米。但是,沟槽内两侧有密密麻麻成排的圆形小柱洞,功能不明。
“有些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
上山人还用红烧土铺了一个“广场”。
红烧土“广场”痕迹
在遗址的中部,“广场”用红烧土铺垫而成,厚约5厘米,揭露面积约100平方米,重要的是,在红烧土面上,也埋了二十多组陶器坑。
红烧土“广场”上的陶器
聚落考古,不只是“就事论事”,考古学家要把人类社会与周围自然环境联系起来,他们想看看,能否复原古代人类社会,重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行为模式。
在遗址西边,还发现了一处好川时期的水稻田。仲召兵指了指遗址栅栏外面,如今,人们依然在这里种水稻。时间好像未曾带走什么。
再往西边,东距遗址约80米处,还发现了古河道,宽约15米,深约1.2米,距今约4万年。
站在下汤考古工作站二楼,东、西、北三面环山,这是一个“簸箕形”的盆地,南面约1公里,就是永安溪。遗址东、西两侧不远处,都有南北向的溪谷经过汇入永安溪。这是一处典型的临水而居的史前聚落遗址。
仲召兵又指了指远处,同属横溪镇的三龙村后面,有一个高压塔,后面有一个小山坡,“在山坡上我们也发现了上山的遗址,距离下汤遗址直线距离就800米,推测他们就是一群人。
“如果没有发生大的事件,在农业社会人们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一直延续。”
稻米、粟、黍、稗子、橡子、柿、猕猴桃、南酸枣、桃、梅、杏……粮食富足、果蔬鲜美。换句土味的话:生活条件太好了。
大棚外有两棵树,一棵榆树,一棵枫树,这是坟头树。“以前有个乾隆年间的坟在这里。”遗址上还发现了商周唐宋明清的遗存。人们一直在此生活,直到今天。
在村子里逛了一圈,房址、墓葬、土台、器物坑、环壕,要素齐备。再来看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俊成画的手绘复原图,更直观,秒懂。可以说,下汤遗址是目前上山文化中揭露的聚落结构最为清晰完整,内涵最为丰富的遗址,初步呈现了远古村落的万年图景。
郭俊成绘
仲召兵的PPT打出最后一页——
下汤遗址是远古中华较早出现的定居村落之一,是万年文化史的重要实证,是中国早期农业社会和村落形态的“化石”样本,它为中国早期农业社会特别是稻作农业社会,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样本。
Copyright © 2012 zgmscmp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美术拍卖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17013067号-2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