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一大波“实习”“社会实践”纷纷填充进大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实习,作为在校生走出象牙塔的“选修课”、求职简历上的“加分项”,越来越受到师生家长们的关注。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说,获得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实习并不容易。有网友吐槽,“实习就是走个过场,主要还是那张实习证明”“进大厂实习得付费找人内推”……今年,一大学生通过中介花费1.8万元才拿到行业头部企业实习机会的新闻,更是引发了广泛讨论。
不禁想问,实习到底是“机会”还是“鸡肋”?怎样让实习发挥真正的价值?
图源:“青春深圳”微信公众号
一
实习,指的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的实践学习活动,可以理解为是“校园人”成为“社会人”的一个“前哨站”,一般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顶岗实习等。
认识实习以现场观摩为主,学生们来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近距离观察行业和岗位特性;生产实习则需要参与实际工作,通过具体实操积累经验,运用专业知识;而通过毕业顶岗实习,学生们获得实践锻炼、数据资料等,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或许有些人也因此留在用人单位,提前感受工作节奏、熟悉工作环境。
许多高校也逐渐将实习作为学生毕业的“必修学分项”或“规定动作”,组织学生前往工厂、车间、实验室等地,学生通过实习来获取学分。而回看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出于减少成本等目的,也更倾向于招聘有实习经验的“熟练工”,部分公司还会将参加过本公司暑期实习的学生列为校招转正的后备人选。
对学生本人来说,优质的实习经历是一场成功的职场“预演”,通过“沉浸式”的实战演习,大家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一定的标准化矫正,提前适应“职场人”的角色。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实习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成本较低的试错机会。他们在不断体验与磨合工作的过程中,逐步优化自己的职业路径,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2024年“万朵浪花”大学生实习招聘会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 图源:“杭州人才中心”微信公众号
二
近年来,随着在校生人数屡创新高,实习岗位面临着“僧多粥少”的现状,与此同时,实习领域衍生出的一些现象也值得关注。
比如究竟该不该付费实习?针对大学生的实习刚需和年轻人的“大厂情结”,一些中介机构正在织就一张有偿实习的“网”。他们打着“内推实习”“面试包过”“双非进大厂”的标语,对实习岗位明码标价,部分岗位费用高达数万元。有的机构甚至直接提供虚假实习证明,一手包办从加盖公章、代写评语到提供电话回访等“一条龙服务”。
曾有权威媒体曝光,某机构对外宣称手握通往名企实习的“绿色通道”。而所谓的“实习直推”服务背后,其实隐藏着不菲的价格:远程实习项目费用介于8000元至16000元之间,实地实习的门槛则更高,需支付17000元至26000元不等的高昂费用。
比如“跑腿打杂”的实习有没有价值?网上有实习生曾抱怨:“每天都在收发文件、打印复印、粘贴发票、制作表格……无意义的工作不做也罢。”在笔者看来,这些工作表面上与专业未必直接相关,但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新人来说,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比如,参与文件的收发,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在公司的内部流程和运作机制;而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则可以锻炼沟通协调能力,为日后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打下基础。
与其纠结手头工作有无意义,不如利用实习期扎扎实实学习一些新技能,还可以与同事、上级和业内人士建立一定联系,探讨专业话题,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等等。
比如实习生权益该由谁来维护?在某媒体的留言板上,数位网友发声,讲述了自己在实习期间遇到的纠纷:有的在实习之初缴纳了5000元保证金,离职时老板拒不退费;有的在实习期结束后,公司不足额发放实习工资。还有的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给实习生安排超额工作量,甚至劳动报酬少、休息休假少等侵权现象也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在权益受损时没勇气说“不”,陷入“想维权却难维权”的困境。
漫画:内推“黑幕” 图源:新华社
三
如何让实习真正落“实”、发挥价值,既不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又不至于变了味?各方应积极作为、共谋良策。
作为实习主体,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对于是否要实习、选择什么样的实习岗位,应结合自身情况设定目标规划,而不是被裹挟着稀里糊涂加入实习队伍中,这可能浪费了时间也失去了机会。同时,也要注意平衡好实习与学业的关系,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珍惜优质的实习岗位,但不过分沉迷于“实习岗位堆砌”,纯粹为了“刷实习经历”而影响了课业学业。
作为学生的坚实后盾,校方一方面可以科学调整实习管理制度,预留一定的灵活度,譬如适当放宽对实习的学分要求,将“硬性任务”转化为“柔性提倡”,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尽力推进校企合作,精准对接学生的实习需求,整合用人单位优质资源,搭建起学生、高校、企业三方的沟通桥梁。
作为实习接收方,用人单位应搭好“试炼场”。在公平公正招录的前提下,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建立和完善实习生制度,增强实习内容的专业性、丰富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干货”、学有所用。得到高校师生的认可与信任,也能够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口碑,从而创造社会效益。
事实上,实习领域存在的部分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比如,早在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就联合印发了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严禁以营利为目的违规组织实习”,以及“不得仅安排学生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等;浙江省《关于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从今年1月1日起,将实习生等特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保障。
小溪涓涓,终将汇入大海。致每一位正在努力的实习生——相信此刻所有的付出与蛰伏,都是在为通向更辽阔高远的天地而默默蓄力。
Copyright © 2012 zgmscmp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美术拍卖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17013067号-2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